孩子們是首要安頓的重點對象,周一晚就叫他們收拾好三天兩夜的行李,週二送去阿公阿婆家,週三各自上學、進公司後就分道揚鑣。
5/10(Wed.)
黃醫師都是週四排手術,所以週三就要先入院準備。上午10點多,接到醫院說好的住院通知電話,告訴我下午2點後、5點前要報到,所以按照我的規劃,在中午12點半左右,我載著我自己準備的住院包直接就從公司往新竹開去。
一個人辦理好入院報到手續,得到三張檢查單和一張麻醉解釋評估單,也得知了病房號碼,於是,又如姥姥進大觀園般,一站一站找著去。先是心電圖檢查、胸部X光,再來是抽血檢驗,然後就到了麻醉解釋室。這個經驗是新鮮的,因為之前有麻醉的經驗都是直接、短暫的麻醉。跟一般醫療評估內容差異不大,不外乎是問些過去病例,或對藥物是否過敏、家族病史等等,接著就開始說明自費項目,老實說我不是很懂這些需不需要使用,呼吸管置入架(2384元)、肌肉恢復劑(6860元)、手術過程中的電保暖毯三樣(3xxx元),我勾選了前兩樣,想著反正我都全身麻醉了,冷不冷我怎知? 兩樣加起來大概快一萬塊,所以簽完同意書,一到室外,我立馬問了保險員,這個關於麻醉的費用是屬於實支實付的中哪塊? 她回答我說是屬於醫材,當下我心安了一點(關於手術費用、保險理賠,我會另闢文章來記錄這部分)。
接下來,就是去病房樓層報到。婦產科病房,所以同一層不會有住院者是男人,出入的人就相對簡單些,這點我真的覺得還不錯。不過,一路檢查下來,一直到入住病房,要簽名的單子真的不勝枚舉啊! 而且,到病房之後,至少有三個人問了我相同系列的問題,當下,真的覺得煩不煩啊? 祖宗十八代都快要被請出來了,我忍不住問說為什麼要問這些問題? 得到的答案是因為要畫家族樹,我是不清楚這是否是疫情下的產物,反正覺得很繁瑣,畢竟我沒這樣住院過。又因為目前的我一直都還在睡前吃著過敏藥和使用早晚的氣喘吸入劑,她們把我準備好的藥袋拿走去詢問醫生是否會衝突,並且改以她們來提醒我用藥。
另外很值得順帶ㄧ提的,某人住院經驗豐富,因此在我入院報到前他就搜刮了我身上所有飾物,但是沒想到,原來做手術是不可以帶著指甲/趾甲油入室的,因為醫生會由指甲/趾甲的顏色來判斷病人身體狀況。我有塗腳趾甲油的習慣,只好請某人送晚餐來時,順便幫我拿去光水和化妝棉。
護理師給了我一套病服,還給我一條滅菌洗滌液,告訴我說晚上洗澡時,請多洗私密部位,我是覺得挺納悶的,又不是洗完馬上進手術室,這樣的效果還會存在嗎? 再怎樣進去還是要消毒過吧? 再來是交代我,過了晚上12點就不能進食,連水都不能喝,還說,明早會幫我灌腸,我整個愣住,做這樣的手術還要灌腸嗎? 還是說,是因為要全身麻醉呢? 好吧,既來之則安之,妳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吧!
住在三人的健保房,又是最慢進住的那一個,夾在中間還真的挺不方便的,連簾子都跟人部分共用,左右的聲音都聽得到,旁邊一位小姐似乎剛做完手術,還在處於昏眩、噁心的恢復期,我不時會聽到她乾嘔的聲音。到了飯點時刻,某人送了晚餐給我,他一看到我的病房就嫌棄到不行,太小了,寬度就真的只再放得下一張陪病床,連張床邊桌也都沒有,之前他住馬偕醫院,即便是健保房,也比這大多了,果真是有比較就有傷害。我也沒辦法換,想著只能認了,這幾天就忍著。
總是習慣臨睡前才洗澡的我,不好太晚洗打擾到別人,大約9點多,我聽話仔細地搓完澡,換上了似洋裝的病服,玩了好一陣子的手機後,護理師把我睡前的過敏藥送來請我使用,沒過多久,我就睡著了。這過敏藥有嗜睡的副作用,我自服用它之後,就打從心底覺得它很棒! 我的睡眠品質不知因為它,提升了幾倍!
半夜12點多,夜班的護理師把我叫醒,問我要不要換到隔壁房靠窗的病床,因為她覺得其它兩床的病人都是開腹腔鏡手術,需要好好休息,擔心我吵到她們。我心裡一陣OS,會不會說話啊? 不過,聽到至少是邊床,不用在夾縫中求生存,立馬就把東西收了,轉戰隔壁病房。
看著空無一人的房間,心裡樂得開花,這也算是另類的單人房吧? 不過看著空蕩蕩的兩張床,忽然想到老弟說他只住單人房,因為沒有人的病床,會讓他感到毛毛的,好險,我完全沒有這問題,呵呵。
我稍微整頓了一下,護理師妹妹說要幫我吊點滴,看她在我雙手上找血管找好久,最後選擇了左手背刺了下去,可是很遺憾的針進去就歪了,瞬間就看得到皮膚下的藍紫色渲染開來。護理師妹妹又按捏、拍打著我的右手很久後,似乎是經過一番天人交戰,她叫我等一下就轉身出病房,沒多久帶著一個學姊進來,就換學姊拿我當教學品邊講解入針技巧和動作示範,原本護理師妹妹要自己嘗試插下這一針,但最後一刻,她又膽怯了。雖然,若是再一次失敗,我知道我不會怪她,不過要我主動說沒關係我也還真做不到,也就什麼話都沒說讓學姊來幫我扎針了。
明天我是第二台刀,經過一小段的折騰,我很快地讓自己入睡,難得可以一個人不被人打擾,也預期只有今晚可以獨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