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就讀國小的兒子沒去過安親班,原因之一是本人非常不喜歡去補習,之二是家裡有長輩在,孩子的接送、照顧不是問題。
所以一路維持到四年級,我都是買評量,再根據學校老師教的進度,規劃他每天該做的功課,然後,晚上下班時間幫他修改訂正。自己教,確實會更懂孩子的想法、他的思考邏輯,也發現我們的教育還是一成不變的沒有彈性空間,許多問題的答案其實沒有那麼絕對,尤其是就連我們大人都無法完全修完學分的社會科目,更是如此,很多問題我自己都不認為只能有單一的答案。所以,後來我要求他,不管哪個科目都不要改掉他原本的答案,我要知道他最初是怎麼寫的,也會問他當時的想法是什麼,如果我可以接受,我就告訴他我同意他的想法,是老師出的題目不夠好。其實,我一直忍,忍了三年,才第一次去學校找老師..
這件事情,有與同事討論過,絕大部分的人的想法,是覺得不要干涉老師的教學,怕會造成孩子的混亂。我並不是很能認同這種說法。我不喜歡讓孩子把老師的話奉為圭臬,只是一昧的接收,因為時代在變,因為人心在變,我更希望孩子對一切都心存懷疑然後去求證、去判斷,在現今的社會,有太多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老師可能不只是老師,當一個人心術不正的時候...
扯遠了。就排名來說,他這樣自己在家學習的成效不算差,可是以分數、學區來說,他其實競爭力是不夠的, 而且不穩定。上一次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自然科目低於90分,我非常的生氣和沮喪,無法理解他為什麼會考出這樣的成績,加上他已經四上,我又換了較遠的工作,我思考著是不是我一直用我覺得適合我本身的讀書方式來限定他是不對的? 我應該讓他找到他自己的讀書方式,摸索出有效率的做事節奏? 所以,後來我放手了(也累了,每天跟陀螺一樣轉! ),只規定他數學還是必須維持先修以及每天都要閱讀一篇成語故事。其餘的評量、講義,就讓他自己去練習、修改訂正,也說好,下次段考成績退步,那之後就去安親班,沒得含扣。而且,後來我要求他周末去表哥的早餐店打工,自己開始賺學費,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有好的影響也有覺得不太對勁的影響,擇日再聊了。
城鄉的差距真的有資源的差距,我的目標是讓他去都市念國中,所以我一直認為其實他現在很不足,應該要開始加強,不然未來他的挫折感更大,擔心他無法堅持。
我懂成績不代表一切,我只告訴我的孩子,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多擁有些選擇權而已。
留言列表